放还是不放?这是个问题
正文:
噗~
此处是一个放屁声~
如果在你们聊天的时候,
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屁。
你会不会笑?
我想我应该会吧。
可是为什么要笑呢?
这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吗?
有什么好值得特意对别人发出嗤笑的呢?
所以我在发笑的同时,
脑子里也会有个声音,
在强烈的抵制我发笑。
对我说“你笑个屁啊!”
尤其是一些看起来,高冷的所谓男神、女神,
那在大家眼中,可都是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存在。
放屁?
那绝对不可能。
因为一个屁而形象幻灭,跌下神坛的人也有的是。
那么问题来了——
所谓人有三急,猝不及防又难以忍受。
如果在人多且不能走开的情况下想放屁,
顾忌面子不想尴尬而使劲憋着的情形,
其实脑补起来...
不是也很窘迫和搞笑吗?
放还是不放?这是个问题...
很奇怪,和讨厌电影里用屎尿屁作梗一样,
现在说起这个,
其实也会觉得羞耻和粗俗。
可能是一种优越感和虚荣心在作祟,
但事实是,
粗俗和高冷,其实也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,
这种羞耻感倒也不必。
那任你再高冷,
不还得用手纸擦屁股吗。
这就想起以前在微博里看到的梗:
霸道总裁如何上厕所?
那男人眯眯眼,
邪媚一笑,
冷声道:
“呵~自己出来吧”
而一个便秘好几天的总裁
他可能会说
“哼!不知好歹的东西!”
对于发笑这件事,其实涉及到两个方面嘛:
幽默和尴尬
幽默的特征之一,就是能够给人带来欢笑。
幽默之所以让人发笑有四个机理。
1、意外感
笑是因为人的大脑在正常运行程序时,突然出现一个与程序不兼容的东西。
或者说你的大脑突然辨识出一个错的、离谱的东西。
因此产生了错愕,错愕又产生了笑。
康德说:”在一切的大笑里,肯定有荒谬而背理的东西。“
这句话的意思是,
笑话中的逻辑,跟我们平时认知的逻辑往往是相背的。
有错乱和矛盾出现,笑料因此而生。
2、优越感
托马斯霍布斯说:
笑是发现事物的弱点,联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感时,那种突然产生的荣耀感。
就像放屁,
你庆幸自己不必像对方一样,
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嘲笑、被注视。
优越感由此而产生。
3、宣泄感
哲学家斯宾塞说:
笑是对压抑神经的释放
也就是说,紧张被释放之后也能发笑。
所以所谓的宣泄感,就是指在压抑紧张情绪后,突然释放而产生的幽默。
4、熟悉感
熟悉感来自于相似的经历和感受。
而放屁呢,
这件事所带来的幽默效果,更多的是意外感和优越感所导致的笑。
又因为其不同的场合、背景和人物涉及到宣泄感和熟悉感。
而至于尴尬...
首先是因为感到被评估而尴尬。
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根据一些社会准则、行为规范,
以及社会文化中对于每个角色身份的定位,
对其他人的言行举止做出一些积极或者消极的评论。
而更重要的是,我们会把这些准则和规范内化。
形成一些想象中的观众。
这些想象中的观众也是超我的另一种说法。
我们会将自己的超我,投射到外部环境中。
也就是说,会把想象中的观众的眼光投射到别人身上。
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是这些现实人中的评价。
然后是因自我暴露而感到尴尬。
身体的暴露、情感的暴露等等。
当超我评价我们自己时我们感到尴尬。
当超我压抑那些关于自我暴露的愿望时我们也会感到尴尬。
有些人相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犯尴尬病,和他们超我的结构有很大关系。
那这样一看,其实听到放屁发笑和因为放屁而感到尴尬,似乎也都是人之常情喽~
那么如果是你,你放不放呢?